一、实验室简介
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于2009年。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依托,瞄准国际干旱区研究前沿发展趋势,以亚洲中部干旱区为背景,融合生物学和地学研究手段,在干旱区生物区系与演化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、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受损环境的生物修复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,解答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,服务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、干旱区特殊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,特别是地方经济和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。
二、研究方向
1、 干旱区生物区系与分布格局
2、 干旱区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
3、 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保育
4、 干旱区受损环境的生物修复
三、研究团队
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8人,其中研究员20人,副研究员10人,客座教授1人,在读博士30人,在读硕士50人,外国留学生1人。
四、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
截止目前,以实验室为依托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课题3项、专题1项、863课题1项、重大国际合作4项、国家基金项目14项、中科院项目8项、项目总经费近5000万元。共发表论文300余篇,其中SCI论文65篇。此外,出版专著14部;申请发明专利3项;申请软件登记2项;获新品种审定1项;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,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;部分研究成果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得到应用。
五、研究平台与实验设备
拥有吐鲁番沙漠植物园、木垒荒漠野生动物研究站、巴音布鲁克草原研究站、干旱区生物标本馆等研究平台。
下设人工气候实验室、抗逆性分析实验、无机元素分析实验、环境污染与生物修复实验、特殊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、分子生物学实验室、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室等。
配备DNA测序仪系统、PCR仪、生物层析系统、X射线荧光光谱仪、质谱仪、色谱仪、自动取样定氮仪、各类电子显微镜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、核酸蛋白分析仪、土壤四参数监测系统、微波消解系统、高速离心机、液体闪烁计数系统等大中型仪器设备。